雙三氟甲基磺酰亞胺鋰(Lithium bis(trifluoromethanesulfonyl)imide,簡稱 LiTFSI 或 LiNTf?)是一種重要的鋰鹽化合物,具有獨特的化學和物理性質,廣泛應用于電化學領域。
1. 化學結構
分子式:LiC?F?NO?S?
結構式:Li?[N(SO?CF?)?]?
由兩個三氟甲基磺?;?/span>SO?CF?)連接到一個亞胺基(N?)上,形成穩(wěn)定的陰離子,鋰離子(Li?)作為對陽離子。
2. 物理性質
熔點:約 234–236°C,具有較高的熱穩(wěn)定性。
溶解性:
易溶于極性有機溶劑(如碳酸乙烯酯、碳酸二甲酯、乙腈、四氫呋喃等)。
在水中溶解度較低,且可能緩慢水解(需避免長期接觸水分)。
離子電導率:在有機電解液中表現(xiàn)出較高的鋰離子遷移能力,適合作為電解質鹽。
3. 化學特性
穩(wěn)定性:
熱穩(wěn)定性:優(yōu)于傳統(tǒng)鋰鹽(如 LiPF?),可在高溫下保持穩(wěn)定。
電化學窗口:寬(約 3.5–4.5 V vs. Li/Li?),適合高電壓電池體系。
抗水解性:優(yōu)于 LiPF?,但仍需避免長期暴露于潮濕環(huán)境。
腐蝕性:對鋁集流體可能有一定腐蝕性,需通過添加劑或表面處理緩解。
4. 主要應用
鋰離子電池:
作為 電解質鹽,用于液態(tài)或聚合物電解質,提升高溫性能和循環(huán)壽命。
適用于 固態(tài)電池 和 準固態(tài)電解質(如與離子液體結合)。
超級電容器:提供高離子導電性和穩(wěn)定性。
其他領域:
有機合成:作為路易斯酸催化劑。
離子液體:作為陰離子組分(如與咪唑類陽離子結合)。
5. 優(yōu)點與局限性
優(yōu)點:
高熱/化學穩(wěn)定性,寬電化學窗口。
高離子電導率,適配多種溶劑體系。
局限性:
成本較高(對比 LiPF?)。
可能腐蝕鋁集流體,需配合緩蝕劑使用。
6. 合成方法
通常通過雙(三氟甲基磺酰)亞胺(HTFSI)與鋰化合物(如 Li?CO? 或 LiOH)反應制備,經純化得到高純度產物。
7. 安全與儲存
毒性:低毒,但需避免吸入粉塵或接觸皮膚。
儲存:需防潮密封,存放于干燥陰涼處。
分解風險:高溫下可能釋放 HF,需注意防護。
LiTFSI 是高性能鋰電池及其他電化學裝置中的關鍵材料,其優(yōu)異的穩(wěn)定性與導電性使其在高電壓、高溫場景中表現(xiàn)突出。盡管存在成本與腐蝕性挑戰(zhàn),但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。